欢迎访问《安徽农学通报》官方网站,今天是

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粮食作物
    张道升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14): 1-5.
    为筛选适合在皖西大别山生态区种植推广的水稻品种, 对来自不同地区的20个水稻新品种进行了引种试验, 研究其全生育期、主要经济性状、产量、农艺性状、综合抗性等, 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等级A类品种有浙两优272、荃优929、粘两优1206、恒丰优金丝占、圳优6377、荃优鄂晶丝苗、华珍115、泰美占、勇两优全赢占、玉晶臻丝、华两优2171, 这11个品种的综合表现优异, 宜作为2022年度引种品种推荐给安徽省农作物新品种测试中心。
  • 资源·环境·植保
    邓颖慧, 夏磊, 刘慧, 龙建玲, 陈晓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23-24): 109-113.
    本文核算了2016—2021年G省农业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确定了农业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核算范围,收集了活动水平数据、排放因子数据及相关参数,核算了排放源、排放量,分析了排放结构和趋势等,为农业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报告的编制提供参考。
  • 粮食作物
    凌友来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14): 9-12.
    玮两优8612是2020年通过国家审定的多穗、优质、多抗、高产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近几年该品种在安徽省庐江县示范推广种植,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结合玮两优8612在庐江县的种植实际, 对其农艺性状、抗性及米质、产量表现、种植特性进行总结, 并从良种处理、培育壮秧、适龄移栽、大田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玮两优8612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以供当地种植参考。
  • 资源环境植保
    陈礼鹏, 吴良茹, 李奇, 周训祥, 杨洋, 李跃, 张炜琛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14): 98-101.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国家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自2011年以来, 贵州省毕节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历经12年。本文介绍了毕节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进展, 总结了工作经验和取得的成效, 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粮食作物
    孙中义, 康庆华, 姚丹丹, 宋喜霞, 姜卫东, 杨金凤, 冷春旭, 吴立成, 闫平, 武洪涛, 张书利, 徐振华, 于艳敏, 刘海英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18): 1-4.
    针对寒地育秧机械化程度低、农村劳动力减少、而水稻种植集中连片经营面积不断增加,以及秧盘育秧摆盘、起秧用工量大,苗床病害严重、育秧成本高和漏插补苗现象等系列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寒地水稻麻育秧膜免秧盘育秧技术。该技术具有省秧田、省人工、省成本、省秧苗,劳动强度小,晚育早插返青快,轻简、节本、节水、环保等优点。寒地水稻麻育秧膜免秧盘育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对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 粮食作物
    孔令娟, 杨森, 汪永武, 潘广元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14): 17-21.
    本文从安徽省水稻集中育秧的发展现状、主要方式、发展优势、存在的问题、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分析, 以期为全面推进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提供借鉴和指导。
  • 农业信息·农业气象
    鲁乐乐, 方刚, 张引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18): 129-135.
    以2021年1—12月MODISL1B数据为数据源,安徽省合肥市为研究区,利用遗传算法对二通道比值法和三通道比值法加权系数进行优化求解,得出二通道加权比值法算法适合反演合肥市大气水汽含量,在此基础上分析合肥市大气水汽含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二通道比值法优于三通道比值法;从时间上看,合肥市大气中水汽含量平均值在6—7月呈上升趋势,1月份大气中水汽含量最低,7月份大气中水汽含量最高;从空间上看,水汽含量值较低地区主要集中在肥西县北部,而市区水汽含量同期较高。
  • 粮食作物
    徐鹏, 刘梦雪, 黄亚茹, 尤翠翠, 王冠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20): 1-6.
    为明确外源海藻糖对大穗型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以大穗型粳稻品系W1844和CJ03为试验材料,在孕穗末期叶面喷施浓度分别为0、30和50 mmol/L的海藻糖溶液(分别记为T0、T30和T50),研究外源海藻糖对大穗型粳稻不同粒位稻米加工、外观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海藻糖处理可以通过提高精米率与整精米率改善强、弱势粒的加工品质;通过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改善外观品质;通过提高蛋白质含量、胶稠度,降低直链淀粉含改善营养品质;不同喷施浓度以及不同粒位的改善方式和程度间存在差异。综上,外源海藻糖可提高大穗型粳稻稻米的加工、外观及营养品质,且对弱势粒稻米品质的改善程度高于强势粒。该研究结果可为培育高品质大穗型粳稻提供依据。
  • 粮食作物
    董连生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21): 1-9.
    本研究通过分析2019—2023年国审小麦品种数量和主要病害情况得出:近5年国审小麦品种数量逐年递增,共计692个。各麦区审定的品种数量关系:黄淮南片>黄淮北片>长江中下游>黄淮冬麦旱播组>东北西北春麦组>北部冬麦区>长江上游麦区。分析了各麦区发生的病害类型、主要病害的分布和小麦对不同病害的最高抗性级别;分析了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条锈病和叶锈病5种主要病害的麦区分布,审定品种的抗性级别和各麦区抗性水平的关系,为各麦区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 粮食作物
    崔小兵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14): 6-9.
    再生稻是指在上一季水稻收割后, 对稻桩上的休眠芽抽生出来的再生蘖加以培育, 以达到出穗成熟的一种栽培方法, 也就是“一种两收”, 可在不增加种植面积的情况下增加总产量。本文对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再生稻生产实践进行总结, 对关键技术要点予以提炼, 并结合产业发展提出一些思考, 以期为湾沚区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再生稻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 农业教育
    易强, 李丹丹, 蒋喻林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13): 169-172.
    高等院校农学院系农学专业调研对于农业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培育新兴涉农学科专业课程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等院校农学院系开设农学专业调研课程既符合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课题,也满足构建多类型农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要求。本文以贵州大学农学系为例,从农学专业调研课程开设的背景、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论述,为农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出合理化建议。
  • 农业教育
    尹万元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14): 165-167.
    植物组织培养学是高职院校园林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本文以东营职业学院为例, 分析了高职院校园林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 为有效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高质量园林专业人才提供合理路径。结果表明, 通过增加实践教学时长, 增进实训项目, 清晰操作流程, 鼓励课堂讨论法, 推进试误教学等方法, 多元考核、综合评价, 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增强了学生的职业信心。
  • 粮食作物
    黄德平, 王建宏, 王键宽, 刘生祥, 李巧芬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21): 22-26.
    华航香银针属感温型常规稻、香型丝苗米品种,因其具米质优、口感好、香味浓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通过连续多造栽培研究试验,总结出“苗足肥足、科学控水”高产栽培和病虫绿色防控配套技术,其干谷产量达9 295 kg/hm2,实现了稳产高产和农药减量。该品种熟期适中,丰产性能好,抗逆性强,抗稻瘟病,在丝苗米系列品种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推广应用前景广。本文总结了华航香银针品种的种植表现及绿色高产栽培技术,为该品种的种植推广提供参考。
  • 粮食作物
    许方甫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23-24): 1-4.
    育秧是水稻机插秧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本文从壮秧指标、种子准备、育秧准备、适期播种和田间管理方面介绍了常规秧田硬化微喷灌水稻育秧技术,采用激光平整等方式使常规秧田硬化,育秧前铺设微喷灌设施,节省育秧成本,提高秧田利用率,为广大农户培育壮秧、增加种稻收益提供参考。
  • 粮食作物
    韩仁长, 朱先飞, 邹玉宁, 黄冠, 丁龙, 余洪根, 方先勇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6): 1-4.
    油菜是重要油料作物之一,水稻套播油菜作为稻油轮作生产的一项重要农业技术,对提高粮油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稻套油模式的优势以及栽培技术要点,为推广油稻轮作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 粮食作物
    许方甫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17): 1-3.
    为探究江苏盐都地区机插水稻缓控释肥的最佳施肥量,本研究以南粳9108为材料,设置4种肥料用量处理,分别为当地常规施肥(施纯氮330 kg/hm2)以及施纯氮300、270、240 kg/hm2缓控释肥基施+分蘖肥处理,研究不同肥料用量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施肥处理,施纯氮300 kg/hm2缓控释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稻米品质较优;施纯氮270 kg/hm2处理的水稻产量较高,稻米的食味品质显著改善。
  • 粮食作物
    汪浩, 周永进, 李忠, 吴文革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13): 1-5.
    水稻产量的形成是水稻遗传特性、生态条件和栽培措施共同决定的,合理的栽培密度和栽培措施是保证水稻高产形成的关键。本研究开展了3种插植密度(M1:30 cm×14 cm、M2:30 cm×18 cm和M3:30 cm×21 cm)和2种施肥方式(CK:传统施肥;YH:机械侧深施肥)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YH施肥方式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均显著性高于CK施肥方式,M1、M2和M3处理下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分别提升了15.34%、18.24%和17.60%,15.78%、17.65%和17.60%,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升了20.08%、22.02%和21.77%,氮肥施用量减少3.59%。通过相关性分析证实合理的密度(M1:30 cm×14 cm)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本研究结果证实,机械侧深施肥技术与合理的栽培密度相结合可以有效减少总施氮量和施肥次数,同时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水稻产量,为制定水稻优质高产绿色发展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粮食作物
    张道升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13): 5-8.
    欣两优2172是安徽荃银欣隆种业有限公司以不育系新强01S为母本、恢复系R2172为父本配组而成的两系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抗倒、抗病、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熟期适宜等优点,适宜在安徽、江苏等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浙江、河南南部、福建北部地区作一季中稻种植。本文介绍了欣两优2172的亲本特征特性以及其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高产优质制种技术。
  • 林业科学
    刘盛益, 刘神舟, 刘凯璇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14): 78-81.
    地理信息系统(GIS)具有强大的数据计算、统计分析和图表输出功能, 可以结合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技术(GPS)等实现对林业资源和空间信息的采集、处理、管理、分析和表达等, 简称3S技术, 已被广泛应用于林业外业调查和管理中, 是一项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本文以安徽省霍山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为例, 简要介绍了以GIS技术为核心的3S技术手段在林业项目规划设计中的实操应用, 以期为基层林业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 粮食作物
    蒋敏华, 丁懿, 李宽, 潘奕旻, 鲍苗青, 柳丹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14): 12-15.
    为探究不同配方缓控释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 本研究通过小区试验对比施用好乐耕(18-5-10)、晨耕(20-10-15)和劲驼(20-10-15)缓控释肥、常规施肥和无肥对照对水稻长优1103产量、养分吸收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肥料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水稻产量以及养分的吸收和积累, 与不施肥相比, 晨耕、好乐耕、劲驼和常规施肥的产量显著提高70.73%、61.14%、72.28%和64.25%(P < 0.05), 稻谷稻草养分含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在本试验条件下, 水稻以施用劲驼(20-10-15)和晨耕(20-10-15)缓控释肥的增产效果和养分吸收效果较为显著, 可以在水稻生产上进行推广使用。
  • 林业科学
    龙世方, 陆伟英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14): 63-66.
    本研究对贵州省从江县百香果主要种植区进行实地调研, 围绕从江县百香果产业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现实问题进行探讨, 针对性地提出通过推广大苗种植和强化产业布局提高产量、强化人才培育和试种试验提高技术力量、完善基础设施和优化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提高产业抗风险能力、强化品牌创建、完善全产业链等方面建议, 以期为贵州省从江县百香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 动物科学
    雷忠萍, 贺道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20): 58-60.
    果蝇人工饲养是实验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本文从培养瓶的选择、培养基的配制、果蝇的转接和培养温度的控制4个方面,总结了实验室内果蝇的饲养方法,并对实验用果蝇的保种培养技术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与借鉴。
  • 农业信息·农业气象
    陈铁, 江洁, 吴嘉伟, 张琪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13): 155-161.
    为了给种植养殖、设施农业及各相关行业抗击强降雪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更早发现将出现的强降雪天气,本文利用常规地面、高空、自动站和再分析资料,对江苏南通有完整气象记录的37次强降雪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大多数过程积雪深度小于10 cm,积雪深度分布差异主要在东西方向,中心绝大多数在西部。②500 hPa高纬西部为阻高或高压脊与高纬东部冷中心、南支槽的组合占大多数,由不同组合模式可以分辨冷暖空气源地、常见还是少见。③中心上升速度绝大多数在-0.5~-0.2 Pa/s,占32/37。④层结方面,850 hPa气温≤-6 ℃的有35个,925 hPa气温≤-4 ℃的有36个;逆温方面,700 hPa与850 hPa气温差≥0 ℃的有32个,700 hPa与925 hPa气温差≥0 ℃的有30个。⑤上游或附近的500 hPa水汽通量中心值可近似为最大积雪深度。
  • 粮食作物
    焦仁海, 张俊花, 刘成元, 刘洪娟, 刘兴二, 仲义, 徐艳荣, 黄威, 代秀云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20): 18-20.
    吉单672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吉D5344为母本,自选系吉D797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中早熟国审玉米新品种。本文探究了吉单672的选育及栽培技术,以加快推进其商业化育种机制,提高吉林省玉米生产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和多抗等优点,适宜吉林省中早熟玉米种植区、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和内蒙古中早熟玉米种植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 农业教育
    潘春媛, 崔卫国, 张莹, 孔凡志, 王新, 崔一喆, 李莹, 韦春波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14): 168-171.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本文结合当前兽药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探讨了如何构建动物药学专业“学训赛创”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 农产品加工检验检测
    谢文宝, 曹冲, 宋浩楠, 袁国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14): 121-125.
    数字乡村建设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 也是释放数字红利催生乡村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安徽省六安市数字乡村建设的主要进展和制约因素, 基于政府、村集体和市场3个主体, 从专业性和公益性二维角度构建数字乡村建设模式的选择矩阵, 分析六安市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具体实践, 最后提出加强政府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村企合作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政企合作助推乡村治理数字化、数字服务提升乡村生活数字化等实现路径。
  • 粮食作物
    曹长东, 陆骏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14): 30-33.
    本文介绍了黄山市规模化粮食生产现状, 分析了制约粮食生产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资源环境植保
    曹乃文, 唐浩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14): 85-89.
    本文对河南省焦作市畜禽粪便资源进行估算, 分析沼气生产潜力。结果表明, 2014年焦作市畜禽粪便产生量为400.7 万t, 猪粪和牛粪占畜禽粪便总量的59.6%、28.1%;畜禽粪便沼气生产潜力约为2.27 亿m3, 畜禽粪便能源潜力相当于全市天然气年消费量的71.6%。可见, 焦作市畜禽粪便沼气生产潜力十分可观, 现有的沼气工程年产气量仅占沼气生产潜力的22.0%, 畜禽粪便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经济作物
    高小净, 孙爱德, 张旭, 刘宗政, 白利琼, 田晓梅, 袁铭含, 刘丽华, 徐庆彩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18): 17-20.
    为明确硼肥施用对辣椒果实中硼连续累积及硼(B)和磷(P)之间相关性的影响,本文以实丰802辣椒品种为试验材料,设定6个不同的试验处理,分别为CK(施硼量为0 g/hm2,施铈量为0 g/hm2,参照试验),L1(施硼量为532 g/hm2,施铈量为0 g/hm2),L2(施硼量为0 g/hm2,施铈量为240 g/hm2),L3(施硼量为266 g/hm2,施铈量为80 g/hm2),L4(施硼量为532 g/hm2,施铈量为240 g/hm2),L5(施硼量为1 064 g/hm2,施铈量为405 g/hm2)。通过不同量硼铈复合微肥叶面喷施,研究了采摘周期辣椒果实B和P营养元素分布特征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采摘周期辣椒果实对B的利用随时间延长而逐渐累积,初期呈上升趋势,到后期基本保持不变。在CK、L1、L2处理中,B和P之间呈现较好的正相关线性变化,但在L3、L4、L5处理下B、P间的相关性减弱,可能是由于硼肥施用改变了辣椒从土壤中吸收B、P的配比。在辣椒生长周期中B、P配施有利于辣椒品质的提高,并且后期追施适量硼肥会使得辣椒对B的吸收利用效果提高。
  • 粮食作物
    邹玉宁, 韩仁长, 朱先飞, 余洪根, 黄冠, 丁龙, 刘金师, 张伟民, 金健, 夏金凤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21): 13-16.
    水稻油菜轮作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农业种植模式之一,本文总结了轮作过程中的栽培管理方式以及栽培注意事项,为稻油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实现农田资源充分利用,以不断提升油菜产能,保障粮油有效供给。
  • 粮食作物
    张超, 崔慧敏, 宣宇, 陈广凤, 冯建英, 李冬梅, 吴儒刚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21): 10-12.
    为创新小麦播种栽培模式,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本文概述了小麦播种技术体系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播种技术对小麦产量形成的重要性,总结了山东小麦播种技术体系研究进展,展望了新型小麦播种方式的发展前景,为山东小麦增产开辟新路径。
  • 粮食作物
    董连生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20): 7-12.
    本文以国家审定的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了2019—2023年小麦品种产量三要素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单位面积穗数对每公顷产量的提高起到正向促进的作用,且作用越来越明显;千粒重对每公顷产量的提高起到正向促进的作用,但是效果越来越不明显;穗粒数对每公顷产量的提高从正向促进作用转变为反向抑制作用。长江上游及长江中上游麦区的穗粒数水平高、千粒重水平一般、单位面积穗数水平低;黄淮麦区单位面积穗数水平较高、千粒重水平一般、穗粒数水平较低;北部冬麦区千粒重水平高、单位面积穗数水平一般、穗粒数水平低;东北、西北春麦区每公顷穗数水平一般、千粒重和穗粒数水平低。黄淮北片麦区、北部冬麦区以及东北西北春麦区的每公顷穗数水平较高、长江上游及长江中上游麦区的单位面积穗数水平较低;长江上游及长江中上游的穗粒数水平较高,其他麦区穗粒数水平差异不明显;东北、西北麦区的千粒重水平较低,其他麦区的千粒重水平差异不明显。
  • 乡村振兴
    尤雅洁, 闫志明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16): 183-186.
    乡村旅游是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实践乡村振兴的突破口。本文介绍了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了麦积区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农业信息农业气象
    秦璐璐, 刘瑞峰, 马恒运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14): 130-137.
    通过离散选择实验方法, 研究郑州市常住市民消费者对可追溯苹果的偏好与支付意愿。鉴于信息干预会影响消费者的偏好与支付意愿, 研究了不同信息干预下对消费者的偏好与支付意愿的影响。利用选择实验方法调查郑州居住居民对苹果产品的属性与偏好。结果表明, 信息干预对消费者偏好与支付意愿有显著的影响;不同信息干预方式对消费偏好与支付意愿的影响不同;从实证结果看, 消费者愿意为可追溯信息支付不同价格, 不同类型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存在明显差异。这对可追溯食品推广有重要意义。
  • 农业教育
    慕光宇, 潘澜澜, 吴鸣宇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14): 153-156.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是农业工程、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新兴专业。作为农业现代化服务的工科类专业, 致力于培养具有“知农爱农兴农”情怀, 且掌握农业工程、机械工程、自动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交叉学科知识的高素质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 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本文在分析了农业智能装备人才培养核心要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式课程体系、建立虚拟实体相结合的农业智能装备创新实践体系、校企合作推动科创竞赛等人才培养策略, 为工科涉农类专业人才建设提供一定的思路。
  • 粮食作物
    卢书江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14): 20-23.
    本文根据安徽省灵璧县砂姜黑土特点, 采取多项技术措施, 在耕地、整地、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等方面分阶段阐述小麦在水分管理、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技术及注意事项, 持续推进砂姜黑土小麦高效栽培。
  • 粮食作物
    罗星星, 王飞名, 刘毅, 张分云, 毕俊国, 刘国兰, 余新桥, 张安宁
    安徽农学通报. 2024, 30(1): 1-4.
    旱优3015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以节水抗旱稻优质三系不育系沪旱7A为母本,早熟矮秆强优势恢复系旱恢3015为父本配组而成的早熟高产籼型节水抗旱稻三系杂交组合,具有节水抗旱、早熟高产、株高矮、综合性状优和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合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稻种植。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组合特征特性及制种栽培技术要点,为节水抗旱水稻旱优3015的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 资源环境植保
    吴垚, 刘元兵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14): 110-112.
    本试验开展了200 g/L四唑虫酰胺SC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生长安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在移栽田水稻二化螟二代低龄发生期用200 g/L四唑虫酰胺SC对水稻二化螟进行一次施药, 药后7、14 d均保持较好的防治效果, 防效分别达到89.4%、85.4%, 高于常规用药处理。药后21 d, 200 g/L四唑虫酰胺SC处理仍能保持较高的防治效果(81.5%), 持效期长, 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 乡村振兴
    方燕, 刘俊杰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14): 175-178.
    本文介绍了金沙河股权联盟分红模式在安徽省涡阳县的推广情况, 分析了涡阳县推广股权联盟模式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以供参考。
  • 粮食作物
    孙继英, 汝甲荣, 邱广伟, 王怀鹏, 刘玲玲, 孙旭红, 马子竣, 李明, 牛若超, 王立春
    安徽农学通报. 2023, 29(18): 5-9.
    为探索黑龙江省西北部黑土区最佳轮作模式,以玉米连作和大豆连作为对照,开展了玉米—玉米—大豆、玉米—大豆—马铃薯和玉米—大豆—小麦3种轮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其他作物轮作可显著提高玉米的穗粒数和大豆的单株荚数,进而极显著提高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增产幅度为5.92%~17.25%;3个轮作模式中,玉米—大豆—马铃薯轮作模式在一个轮作周期内创造的经济效益最高,为12 603元/hm2,其次是玉米—玉米—大豆轮作模式,为4 004元/hm2,玉米—大豆—小麦轮作模式的周期效益最低,为3 918元/hm2。基于本试验条件,建议在黑龙江省西北部黑土区首选玉米—大豆—马铃薯种植模式。